近年来,国内外医疗卫生格局变化迅速。为解决国内患者的切实需要,如何让更多患者从临床实践中获益,让医生更精准把握现行医疗前沿,让国际形势积极推动我国疾病的防治工作需要深入、细致的思考。值此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十周年之际,《国际循环》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和第一三共(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包幼甫博士详细解读国内形势,并对未来医疗提出展望。
胡大一教授:对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从一个临床医生角度来思考,CCEP对于整个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促进全民健康都意义重大。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从预防角度出发,首先必须从生活方式的改变抓起,从“管好嘴、迈开腿、不吸烟、少喝酒”做起。第二,对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人群,要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证据确切、安全有效的药物。第三,现在很多人带病生存,如何恢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重新享受生活、回归健康生活状态和社会角色,就需要康复、二级预防和慢病管理。这是中国目前缺乏管理的两个端点。
我认为,我们的医疗模式忽略了维护健康、恢复健康、减少疾病复发/再住院的重要性。建议转向轻资产、轻装备,以患者为中心、以团队为基础,通过管理来体现服务和关爱的模式。
回到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患者出院后是否个体化调整剂量让血脂达标,如何主动管理药物安全性,如何提高依从性都是严重的问题。据统计,他汀是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停药率最高,PURE研究监测患者长期服药率不足3%。所以未来单纯有好的药物和指南还不够,要对医生进行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育的概念应该是,冠心病患者需要3~6个月持续获得由医生带队的营养师、临床药师、运动康复师、心理治疗师、戒烟指导师团队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患者本人和家庭成员,对患者倡导自我管理,努力做到患者教育个体化,量体裁衣地做出健康教育处方,使患者具备了解自身疾病、拥有能够基本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冠心病、糖尿病患病人数达上亿之众,都在患病后再就医,再增加医院和健康康复机构也难以满足如此众多的患者需求。所以关键是把健康教育落实到人,“我的健康我负责,我的疾病我管理”,在这个基础上,患者才可能与更多的医疗主动形成有效互动,这才是未来10~20年间中国医疗实现健康梦的根本出路。
包幼甫博士:胡教授谈的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为主。过去长期以来,大家只注重治疗领域,而忽略了预防。作为药企,要在一级预防中开发出有效的创新药,并积极参与到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去。这个过程仅依靠医生是不够的,药企也要主动参与。本次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已经经历10年,但这还不够,还要长期、继续地进行下去,要达到思想意识的程度,才意味着这个教育是成功的。作为制药企业,我们协助胡教授搭建胆固醇健康教育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胆固醇健康教育的目的。相信通过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美百乐镇“乐学脂识堂”项目北京启动会的星星之火,将教育连续、长期地做下去,企业将积极做好这方面的服务工作,全程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去。
期待未来,寻求合力
胡大一教授:要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需要找到需求并善于寻找合力,要动员各种力量,但这种合力不是简单的矢量相加。面临慢病的挑战,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强调,发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参与是主要策略,这也是我对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的重要思考。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发动了数百名专家作为演讲者投身入胆固醇教育计划中,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多支持,这也就在保证公众健康、疾病预防的共同社会利益发展大方向的前提下,形成了政府、学会、专家、医生和相关企业的合力,保护患者公众健康利益、形成多赢机制、共同推动发展,这是前十年的经验,也是未来十年的最基本规律,但一定要有合格的战略伙伴,坚决抵制任何伤害患者公共健康利益的行为。
包幼甫博士:胡教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实际上,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很重要,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正如胡教授所说,保护患者公众健康利益仅靠医生和企业还不够,政府也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动员各种机构,大家共同联手发挥积极效应。过去患者不像重视高血压一样注重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因其症状隐匿。近几年胡教授坚持不懈地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知晓率已有大幅提升,但与欧美等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因此企业一定会与各方面携手,通过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这类行动,把改善人民健康这件大事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