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伴有脓毒症的心房颤动(AF)患者院内抗凝药物的应用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其抗凝药物应用并不能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反而会增加出血风险。
研究者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Allan J Walkey及其同事对2010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期间的38 582例合并脓毒症的AF患者进行分析。其平均年龄为74.9岁,女性占51%,初始接受静脉或皮下抗凝治疗者及未行抗凝治疗者分别占35.3%和64.7%。行抗凝治疗者的抗凝药物应用剂量较一般剂量大,平均在住院第2天开始应用;最常用的肠外抗凝药为依诺肝素,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为华法林。分析发现,与未行抗凝治疗者相比,行抗凝治疗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出血事件发生率却更高(8.6% vs. 7.1%,RR=1.24)。倾向评分匹配分析结果与之相似。此外,研究发现,各医院在AF患者脓毒症期间肠外抗凝药的应用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上述结果提示,合并AF的脓毒症患者应慎用桥接抗凝来预防动脉血栓栓塞。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Gregg C Fonarow对该研究中抗凝治疗未降低合并脓毒症AF患者的卒中风险感到惊讶。他认为,受很多不可测的潜在混杂因素以及观察性研究固有局限性的影响,我们应审慎解读该研究结果。很多特殊情况(如脓毒症)下的AF患者最佳管理策略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Walkey AJ, Quinn EK, Winter MR, et al. Practice patterns an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use of anticoagul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during sepsis. JAMA Cardiol 2016; DOI :10.1001/jamacardio.2016.2181.Abstract
2. Fonarow GC.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nd risks of anticoagu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for sepsis. JAMA Cardiol 2016; DOI:10.1001/jamacardio.2016.2193.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