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常常使心衰复杂化,反之亦然。临床医生经常会看到二者同时出现的情况。一旦房颤发生,心衰将恶化,卒中的几率也将增加。因此预见和预防房颤的发生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由于心衰病人使用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房颤可能增加死亡率。因此对这类高危病人应使用非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房颤,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以及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预防房颤的机制是改善和预防重塑。心衰使心房组织伸展和纤维化从而出现房颤,这一概念已经被实验性研究所证实。在这些研究中他汀类药物改善了新房的纤维化和房颤。
最近的荟萃分析在综合了3个不同的主要预防研究的结果后并没有显示他汀类药物对房颤有显著的作用。GISSI心衰的补充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临床试验进一步补充上述荟萃分析。GISSI心衰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使心衰病人的房颤发生率从16%减少到14%,虽然这一减少不显著。在矫正后这一下降在统计学上有了显著的差异。但是这一抗心律失常作用仍然很微弱,而且疑问仍然存在:纠正心衰病人的房颤是否有益?
严格来讲,GISSI-心衰研究不是一个主要的预防试验,因为该试验中15%的患者既往有房颤,更多的病人过去可能有无症状的房颤。
GISSI心衰研究把病人出现新发房颤的时间作为一个终点,这个时间在技术的角度看是很有说服力的指标。然而临床实践中病人出现房颤或者发展成持续性房颤带来的负担和压力比单一事件更重要。因此我认为房颤应该成为心衰治疗中的一个焦点。
由于大部分房颤只在随访的时候被发现,Kaplan-Meier生存曲线在这些病人显示了递增的趋势。这提示了这些病人的房颤是无症状的。这一现象预示了房颤对心衰的病因可能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最重要的原因是心衰病人出现房颤时,心房纤维化和重塑的程度已经很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汀类药物或其它抗纤维化药物已经不可能有太多作用。很多GISSI-心衰试验中的病人心功能不全将持续很长时间,这就为发生房颤提供了基础。不幸的是和所有心衰试验一样,GISSI心衰研究并没有提到心衰的持续时间。如果我们掌握了病人心衰的持续时间,我们就有可能做一有趣的分析,评价一下在心衰持续时间较短的病人中,瑞舒伐他汀是否比安慰剂有更好的预防房颤的作用,并能更好地改善房颤带来的负担。
总之,瑞舒伐他汀对预防心功能II-IV级的病人房颤事件方面并不是非常有效。关于他汀类药物对心衰病人的作用还有很多未解得问题。首先,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延缓房颤的进展,减少房颤的负担?这一问题GISSI也没有解决。其次,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预防心衰早期病人的房颤发生?比如在心房纤维化发生之前他汀药物的作用是否更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否将房颤从心衰中分离出来的治疗就可以最终改善这些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