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为防止血栓形成,预防ASCVD事件发生,指南建议进行6~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随后还需长期接受抗血小板单药维持治疗。在后期维持治疗中,阿司匹林被推荐作为标准疗法,对于不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氯吡格雷可作为替代疗法。关于PCI术后抗血小板单药维持治疗最佳策略,HOST-EXAM研究结果支持了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在预防血栓和减少出血方面的综合优势。近期,《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在线发表了HOST-EXAM研究的事后分析,比较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单药维持治疗的缺血和出血风险。
研究方法
这项事后分析中,将HOST-EXAM研究中PCI后6至18个月无事件的患者随机分入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采用2种临床风险评分进行风险分层,即DAPT评分和用于二级预防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风险评分( TRS 2°P,包括年龄≥75岁、糖尿病、高血压、当前吸烟、外周动脉疾病、卒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总和) 。主要复合终点是随机分组后2年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以及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3型出血的复合事件。
研究结果
在5403例患者中,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的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HR=0.73,95%CI:0.59-0.90)。无论TRS 2°P评分如何(TRS 2°P评分≥3分组:HR=0.65,95% CI:0.44-0.96;TRS 2°P 评分<3分组:HR=0.77 ,95% CI:0.60-0.99;P相互作用=0.454),也无论DAPT评分如何(DAPT评分≥2分组:HR=0.68,95%CI:0.46-1.00;DAPT评分<2分组:HR=0.75 ,95% CI:0.59-0.96;P相互作用= 0.662),氯吡格雷的获益都是一致的。个体结果的关联性相似。
中心图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的结果
研究结论
这项事后分析显示,在东亚患者中,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无论临床风险或相对缺血和出血风险如何,氯吡格雷在PCI后的二级预防中的获益是一致的。
HOST-EXAM研究显示,对于接受PCI和PCI后所需DAPT治疗的患者,氯吡格雷单药长期维持治疗优于阿司匹林。这项事后分析比较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缺血和出血风险,使用DAPT和TRS 2 P风险评分对患者进行分层,结果显示,在东亚患者的缺血或出血风险范围内,氯吡格雷维持治疗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不过,对于这项研究结果的评价,需考虑到回顾性研究的设计和受试者仅包括东亚人群的限制。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在更广泛的人群中证实上述发现。
参考文献
Comparison of Antiplatelet Monotherapie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Clinical, Ischemic, and Bleeding Risks. J Am Coll Cardiol 2023;82:1565-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