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明龙
特发性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概况
乳头肌可参与心律失常发生,近年来不断出现特发性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报道,且5个心室乳头肌均可作为起源部位。特发性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左室结构及心功能正常,可表现为室性早搏、持续性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室性早搏,以室性早搏为主。左室后乳头肌及前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型,右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则呈左束支阻滞型。2009年4月~2012年9月,我们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6例特发性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发现,其发病部位以左室前乳头肌及后乳头肌为主,表现以室性早搏为主。
特发性乳头肌起源心室心律失常常呈自发性,儿茶酚胺也可诱发其发生。既往有研究显示,乳头肌周围存在折返通路,故具有促心律失常作用,可参与心室颤动等发生。乳头肌消融可显著降低心室颤动诱发率。乳头肌外、中、内三层的动作电位并不相同,三者差异性越大,致心律失常作用越强。此外,乳头肌病变也可诱发心律失常。
特发性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与消融
特发性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消融的治疗,首先需确定室性心律失常确由乳头肌问题所致,然后通过多种入路采用三维超声、心电超声、造影等方法联合进行激动标测与起搏标测。准确的标测是实施有效导管消融治疗的前提与保障。对较复杂患者,进行心电超声可有效提高标测及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但由于乳头肌结构复杂且较软,导管贴壁较困难,消融治疗成功率仍待提高。